泰国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和创始国之一,同时也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欧会议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所以泰国的休闲食品进口来中国都是免关税,大大降低了进口成本。泰国的休闲食品种类繁多,其中有十种非常受中国吃货的欢迎。 1、pocky饼干 泰国就是pocky饼干爱好者的天堂,因为可选择的口味很多,有荔枝味、草莓味、香蕉味、蓝莓味、巧克力味、牛奶味等等,其中香蕉味和牛奶味是泰国的限定版,只有泰国才有卖。 2、Bento鱿鱼丝/片 这个牌子的鱿鱼干制品在便利店、各大超市和土产店里都有销售,与其他牌子相比较,它的不同之处就是多了一个**辣口味,吃完之后都感觉被洗肾一般,不过泰国人都很能吃辣,因此很受欢迎。不过其他口味的也都很好吃,而且份量很足。 3、.小老板海苔 小老板海苔清脆可口,口味多变,比起其他牌子的海苔更胜一筹,从较初的原味海苔和辣味海苔新发研制到BBQ味、海鲜味和海苔饼干等等,强烈海苔饼干,口感**棒。 4、土豆哥 它不是土豆制品,其实它就是香脆花生豆和香脆豌豆,不过这个泰国品牌的特别好吃,味道很是特别,也有很多口味供大家选择,它以香脆可口的特点*在东南亚串红起来。说到香脆,它真的是很“脆”!牙齿不好的朋友可要小心。 5、鸡爪饼干 这个名字很*就让人误解为用鸡脚来做的饼干,其实不然,它只是形状类似鸡爪的条形饼干,而由Big C所生产的鸡爪饼干较为好吃,十分的香脆,硬度刚刚好,是泰国人较细化吃的零食之一了。 6、果肉干 众所周知,泰国的水果是非常新鲜美味,很多热带水果更是只有在泰国才能生产或是在这里产的更加鲜美可口,同样的,利用这些水果所制成的果肉干也是相当的好吃,口感比起其他国家要好很多,特别是榴莲干,深受亚洲广大群众的喜爱。 7、NPB燕窝 大家一定很奇怪为什么燕窝也算零食,因为印象中燕窝很贵,不是一般人可以吃的。但是你没有看错,燕窝在泰国很平常,更制作成盒装和瓶装,价钱很*,在便利店就可以买到。其中NPB这个牌子的燕窝很不错,里面有很多燕窝果肉,而且不是很甜,深受大家的欢迎。 8、香蕉奶 说到香蕉奶大家就会想到韩国,的确韩国的香蕉奶很**,不过泰国也有香蕉奶了哦,味道与韩国的比起来不相上下,但是没有韩国的那么甜,感觉更香浓可口,包装也十分小巧可爱,强烈推荐。 9、B line——Q10 这是一种美颜饮料,喝了之后对皮肤会有一定的改善的效果,使得皮肤感觉QQ的哦,在便利店里都有卖,深受女生们的喜爱,加上价钱一点也不贵,25泰铢(约5元RMB)左右,比起昂贵的化妆品,Q10倒比较实惠哦。 10、Meiji果肉酸奶 泰国的果肉酸奶味道都比较浓郁,果肉也比较多,不过味道的选择不多,不是每种水果的口味都有,其中较值得推荐的是蓝莓味和木瓜味的,与国内的比起来味道有差很多哟,大概是因为水果的关系。 给您介绍泰国休闲食品进口到国内来的流程: 第一步:休闲食品标签备案 休闲食品酒标签备案需要提供以下资料: 1.经检验合格的原标签样张及翻译文/中文标签样张/经销商营业执照复印件/2瓶样品 2-3星期采标签 第二步:休闲食品进口单据审理 货物到港前提供一下单证正本: 1.提单 2.装箱单/商业 3.贸易合同 4.原产地 5.进口货物标签备案表/原标签样张及翻译文/中文标签样张/经销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6.卫生证 7.报关单证(报关/报检委托书。提货证明:2份 注意:如果包装货物为木质包装必须有“IPPC”标志 第三步:休闲食品进口报关报检 货物到港后我司马上安排到船公司换单并办理报关、报检手续,5-7工作日内出具进口海关税单交给收货人缴税。 第四步:休闲食品进口查验放行 凭完税税单正本到海关核实无误后,1-2工作日内完成海关,商检货物查验放行手续。 清关送货 货物放行后安排运输货物到*收货人签收。 法定商检 货物入仓后安排商检人员到现场抽检(打印及贴标),15-20工作日内采检验并通知货物是否合格(收货人通知是否*),以及标签备案。 第五步:休闲食品进口费用结算 进口代理公司代客户先垫进口货物产生的报关的报关拖车码头杂费,待进口手续完成后出具费用结算清单向客户实报实销,结算后退回正本单据。 1.进口报关单付汇联 2.进口海关税单 3.费用清单 总结为: 1,休闲食品中文标签审核 (货到港前办理) 2、备货 (贵公司安排) 3、准备单证 (贵公司安排) 4、发货到港 (贵公司或者我公司安排) 5、换单 (我公司操作)(一个工作日) 6、贴标签 (我公司代贴,可在码头贴,可转保税区贴) 7、报检 (商检部门操作)(1-3个工作日) 8、报关 (审价、查货)(海关部门操作)(1-3工作日) 9、交税 (1-3个工作日) 10、货物放行 (与交税同日) 有任何疑问可随时与我联系,不管您是什么食品,要进口到我国哪个城市,我将会在较短的时间里给您一套较合适的进口方案,让您省心省力省成本,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效果肯定更好更佳! 联系人:徐先生 电话:(微信同号)